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粮食加工业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规模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工能力显著增强,粮食加工业已成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板块。但目前仍有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加工原粮不能保质保量供给。我市是产粮大市,小麦是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粮食加工的重头戏,但我市小麦种植品种多、乱、杂,适合特色加工的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占比偏低。加之小麦生长后期容易受到“烂场雨”和病虫害的侵袭、第二大粮食作物玉米也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品质有时达不到加工企业要求的质量和标准。我市粮食仓储容量小、保障供应能力不足。2022年,全市粮食加工企业年处理小麦能力达到1100.4万吨,而国有粮食企业仓容只有354.97万吨,存量小麦远不能满足现有加工需求,加工企业不得不从批发市场竞价拍卖最低价小麦,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二是产业布局和产品体系不尽合理。初级加工产能过剩,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尚未完全形成,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粮食加工在从“厨房”到“餐桌”的产业链条上还有空白,与粮食机械、包装、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环节不够连贯畅通,“农头工尾”、“三链同构”和“三生协同”还有较多缺位,财税贡献率也比较低。三是产业发展局限因素增多。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下降,产品销售萎缩,企业的水电气能源和用工等成本增加,粮食加工利润空间变小,企业融资存在着困难。大多企业重生产轻研发,精深加工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有限。粮食加工专业人才难以获得理想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招引和留住人才难。同时,惠企政策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棚架”现象。
粮食加工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是我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产业布局,引领产业发展。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做好产业规划,围绕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县(区)为单位,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制定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和推进计划,进一步凸显粮食加工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扩大原粮供给。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加速培育和推广高产、稳产、优质、广适性好的小麦、玉米品种,结合新一轮高标准良田建设,以乡镇为单元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推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订单化销售,提高粮食生产与粮食加工的适配性。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大型粮食储备仓库,鼓励和支持粮食加工企业自建智能化的仓储和物流体系,补齐粮食烘干设施短板,增加粮食储备数量。三是加快产业融合。通过品牌联合、销售联合、加工联合、技术联合、部分投资联合乃至租赁和兼并等方式,向资源利用合理化、经营模式专业化、生产方式集群化方向发展。围绕配套业态延链补链强链,贯通粮食加工产业与装备制造、包装、医药、饲料、化工、物流等产业环节,着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四是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好我市现有品牌资源,加强规划引导,在质量提升、商标注册、特色认定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奖补力度。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新趋势,培育具有全国性或区域性竞争力的知名新品牌,在产品开发、设计包装、运营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粮食加工由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二、推动转型升级,完善产业体系。一是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互联网+粮食加工产品”行动,利用电子商务等销售平台,积极推广“网上粮店”、“主食厨房”等新型零售业态,不断完善粮食加工产品配送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放心粮食产品。二是引导主食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以小麦面粉、玉米为原材料的主食的精深加工,促进包子、馒头、水饺等传统主食,营养挂面、休闲面食等现代主食,面包、饼干、膨化食品等西式主食的工业化生产。加大速冻、方便、保鲜等主食的研发力度,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匹配融合,鼓励开发多元化、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不断增加绿色安全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三是招大引强延链补链。用好全国农加会、国际农产园等平台,继续招引质量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知名粮食加工企业落户我市,发挥粮食产业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创新突破,以粮食加工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开发粮食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上溯下延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我市粮食加工产业体系。
三、加大支持力度,做好服务保障。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国家和我省相关政策,研究出台促进我市粮食加工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吸引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在我市设立总部。建立专项扶持资金,以贴息、奖励、补贴等方式,支持重点粮食加工企业建设原粮生产基地、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装备升级。加强政府银行企业合作,完善银企项目对接机制,对重点企业应优先贷款,并适当给予利率优惠。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政府和企业要加快培养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奖励基金,对引进人才给予创业资金和薪酬倾斜支持,让他们安心在驻马店干事兴业。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深度合作,通过市场机制融为一体,壮大我市粮食加工研发创新能力,助推我市粮食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升粮食加工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培育更多的“粮工巧匠”。三是切实加强防灾应急体系建设。总结今年夏收我市应对“烂场雨”的经验教训,加强农业防灾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灾害发生后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 李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