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发展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时间:2025-07-18
来源:驻马店政协
分享:

推进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发展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市政协常委 韩祖和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在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贯穿于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我国的政治生态,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新形式,进一步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有助于推动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推进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全”,即广泛性。这个“广泛性”不仅体现在民主参与主体的广泛性,还体现在民主内容的广泛性,而这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突破传统协商民主形式,打破时间、地域、身份、地位等限制,提升协商参与面,与议题相关或对议题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参与其中,实现协商民主逐渐向社会各个层面渗透,特别是延伸至社会最基层,使基层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声音得到有效放大。政协委员通过网络可以更加便捷地联系和影响广大的网民群众,及时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协商建议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

(二)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体的、真实的、有效的民主,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无效的民主。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实现协商民主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公开化、透明化。网络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和虚拟性,为各阶层提供了一个相对民主的平台,在网络上,你无需公开身份就可以合理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甚至能对政府的公共政策提出质疑。而政协的协商民主所关注的事件和提案,通常就是社会焦点和热点事件,大多都事关基层民众的切身利益。人民政协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可将协商讨论搬上网络空间,突破传统协商议政形式的时空局限,有利于推动实现协商民主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公开化、透明化,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 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协商的能力素养有待提升

目前,一些政协委员的网络议政能力略显不足,一是议题设置能力不足。一些政协委员由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分析,致使其提出的网络议政议题难以反映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舆论引导能力不足。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征,人民群众在网络上进行利益申诉或评价社会热点问题时,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情绪,致使网络舆论呈现出感性化和非理性化色彩。一些政协委员缺乏舆论引导能力,他们或是对网络舆论事件反应迟缓,或是对舆情监测研判不及时,与网民互动交流较少。

(二)政协组织网络平台建设有待优化

当前,各级政协组织大多都开通了网络议政平台,如依托门户网站、委员履职平台、微信群等开展网络议政等。但是,由于缺乏平台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加之对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多元化、平等化等特征认识不足,目前网络议政的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形式单一,缺乏有效互动。目前,大多数网络议政平台仍是以单向性的新闻信息发布为主,而且多是总结性的新闻报道,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缺乏专门设置的互动板块。二是平台建设仍处于单兵突进阶段,缺乏与其他系统或平台如党政平台、政务系统等建立互联互通机制。

三、推进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发展的路径选择

协商民主制度是有效释放民意、吸纳民意并作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制度,努力推进人民政协网络协商发展,有助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提高政协委员的网络协商能力

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到政协协商的环境、协商的内容、协商的形式以及协商的对象,各级政协组织要树立互联网思维,要主动将网络协商议政工作纳入到政协日常工作中,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协委员要强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理念,要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学习,善于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平台和渠道与广大网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群众利益诉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沟通交流,一方面要主动了解、掌握、分析网络民意,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和解释国家的政策法规,为广大群众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充分发挥社会联系作用和舆情引导作用。

(二)完善政协组织网络平台建设

政协网站建设要强化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功能。一方面,人民政协要在各地政协网站主页上设置醒目的社情民意专属板块和栏目。普通民众在政协网站了解各种公开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利益诉求传递到政协平台。通过社情民意网络通道,尽可能地把与协商内容有直接利益关系或热心国家与民生大事的公民吸引到协商参与范围,增强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要健全社情民意信息反馈机制。平台设置专人对群众反映问题要予以回应,并督促问题涉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解决,民众可以通过平台查阅到受理进度及得到相关回应。完善信息跟踪反馈机制有利于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效率,科学引导群众通过网上正确通道反映问题,增强政协协商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