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很多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也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就是驻马店在精准扶贫中拓展的新思路、新境界。实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脱贫新路。
驻马店是一个有着96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各类残疾人60.5万人,占河南省残疾人总数的8.5%,驻马店市总人口的7%。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9万余人,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5.1%,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0.75%。
2016年,为破解贫困重度残疾人脱贫难题,驻马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上蔡县试点“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
市残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参与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多次向中残联、省残联汇报工作进展并获得大力支持。
上蔡县试点以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为对象,以乡镇、村卫生机构为依托,整合扶贫、公益岗位资金集中使用,经过一年多的积极探索,形成“县级统筹、乡村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
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试点成功破解了重度残疾人家庭脱贫难题。
试点成功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驻马店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管理的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创新形成了“市级统筹、县乡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重残托养“驻马店模式”。
这一模式,引起中残联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市残联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分别与2017年7、8月间,带领5位副教授和3名博士生两次就驻马店市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9月,中残联程凯副理事长、杨立雄教授带领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多位残疾人事业研究专家,对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进行专题研讨给予充分肯定。
60岁的王宪斌,自幼残疾寸步难行,靠父母照看延续生命。父母离世后他的脸上经常布满愁容,身体每况愈下,而且情绪低落。驻马店市开发区建起了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他第一批住了进去。入住托养中心后,有厨师负责一日三餐,住在有电视、空调、卫生间的双人标间,洗澡、康复有护理人员日夜陪伴,还提供定期体检、24小时医疗监护。他说在托养中心比父母照顾时生活的还好。
住在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委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聂华堂,正值壮年因车祸致残卧床16年,他不想成为家庭的累赘,多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从住进托养中心以后,家里人也解脱出来可以出门打工了。在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花园一样美丽的环境,整洁舒适的房间,卫生间方便洁净,康复室器材多样。每天制定不同的精致食谱,时时享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吃得好、住得好,每天看看电视,做做康复,慢慢的能够下床做活动了,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他说,现在啊,就想着多活几年了。
重度残疾人家庭,因有病人需要长期治疗,都背有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生活需要有人看护,家人又失去了外出就业的机会。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后,不仅使重度残疾人得到很好的照顾,还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做护工,每个护工月薪2000元,很多重度残疾人亲属成员成为护工。赵保华是驿城区蚁蜂镇托养中心的护工,他负责照看的俩人,一个是他弱智的妻子,一个是他脑瘫的儿子。他说,不是托养中心,他们家别说脱贫,怕是连饭也吃不上。现在一家三口在托养中心,吃住不要钱,他每月还有2000元工资,真是享了共产党的福了。
为丰富托养中心重度残疾人的生活,驻马店市残联经常组织文艺小分队到托养中心慰问演出,组织捐赠各类生活物资送到托养中心,让重度残疾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是党的一项惠民政策,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人民至上理念的真实实践。
驻马店重度残疾人托养模式,也得到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怀和大力支持。2017年2月4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为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做出批示;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一行就脱贫攻坚工作及残疾人托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5月,由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共同主办的全国推动因残致贫家庭脱贫攻坚暨失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9月,由中残联、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农村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研讨会在我市召开;10月,由中残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承办的关爱深度贫困残疾人脱贫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驻马店市残联在会上介绍了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经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42期刊登了“精准脱贫视域下农村重度智力残疾人集中托养的上蔡模式”;12月,针对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国务委员王勇作出重要批示……
这个脱贫攻坚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问题,终于在驻马店被攻克。2018年2月6—7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来到驻马店市调研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副省长戴柏华省残联理事长赵丽、时任驻马店市委书记陈星、时任市长朱是西、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等陪同。张海迪对驻马店积极探索残疾人脱贫攻坚新模式,有效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实际困难,解放劳动力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称赞驻马店市集中托养模式真正实现了“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鼓励驻马店残联在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中,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018年10月,驻马店市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同月,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银良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创新奖”。
2019年5月,驻马店市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2月,驻马店重度残疾人托养模式,作为精准扶贫中的新思路、新境界成功入选“全球减贫案例”;2020年10月14日,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银良出席国务院、中国残联在京举办的全国扶贫日论坛,并出席《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一书首发式,驻马店市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驻马店重度残疾人托养模式写入该书;11月,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银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2月,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银良出席国务院举办的《残疾人脱贫攻坚中的奋进力量》新闻发布会与中外记者见面;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驻马店市残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6月,驻马店市残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目前,驻马店市建立了115个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入住贫困重度残疾人2027名。优先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提供稳定增收护工岗位2000多个。9.03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一位外国友人,在参考了驻马店市残疾人重度托养模式后,万分感慨地说:“驻马店人,了不起!”
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市残联在全国脱贫攻坚中,在全世界消除绝对贫困中,贡献了驻马店人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由市残疾人联合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