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铸就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山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和扁担精神,成为中原大地上的一处红色文化地标、一片精神高地。秋意渐浓时节,我来到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接受党性教育专题培训,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我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林州原名林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优秀品质。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解决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铸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奇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林县石板岩供销社的干部职工凭着一副肩膀、靠着一根扁担、仗着一双脚板,翻山越岭送货收货,服务山区群众生活,石板岩供销社也因此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的一面旗帜。
红旗渠精神是林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魂。行走在林州市区、漫步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校园,随处可见红旗渠精神的印记和标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党政部门综合大楼上,矗立着醒目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6个红色大字,是林州人民总结提炼的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昭示着林州人民传承红旗渠精神、奋力夺取各项建设新胜利的决心。市区人民公园里设计的山、林、城、池等景观,也用象征着红旗渠的水流连接着,凸显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市中心最宽阔的景观道路命名为红旗渠大道,直通位于市区西部的太行山。行走在这条路上,太行山雄奇的峰峦、巍峨的气势随时随地会映入眼帘,让人领略到这片土地的独有风貌,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魅力。联想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改变贫困面貌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就会被一种奋斗激情所浸润。
培训期间,红旗渠干部学院安排到红旗渠纪念馆和扁担精神纪念馆现场教学。在红旗渠纪念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和现代声光电模拟的当年场景,真实全面地向人们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场景,展示了80年代林州人外出发展建筑业、9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建设的奋斗历程,也就是被称之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林州人“创业四部曲”的四个发展阶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人受到巨大震撼。扁担精神纪念馆就坐落在石板岩镇中心,展出各类照片400多张、实物160多件,真实反映了70多年来石板岩供销社干部职工不怕山高路远、不畏酷暑严寒,起早贪黑走村串乡,为群众收货送货的先进事迹,诠释了林州“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扁担精神的由来,让人们心生对苦干实干的山区供销人的崇敬和钦佩。
时光流逝。当年林州人民千军万马战太行、一根扁担走城乡的英雄壮举,虽然已经远去,但其精神已化为了这块土地的丰厚滋养,赋予这里人们勇毅前行的意志和敢作敢为的勇气,在新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红色的林州大地,呈现出更多的新的靓丽风景。
位于林州市区西部、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红旗渠畔的庙荒村,因贫穷而得名。带领我们来开展现场教学的红旗渠干部学院的教师介绍,庙荒村从前山高路远、土薄石厚,干旱少雨,村里人过着缺衣少粮、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村里供奉的寺庙也因而荒芜。庙荒村曾是省级贫困村,也是林州市黄华镇唯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从安阳市派驻到该村的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利用庙荒村山水资源和邻近林州市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动员和村民开设农家乐和民宿,经过干部群众的苦干巧干,庙荒村蜕变成了河南省的最美乡村。
我们是午后走进这个村的,村子此时显得有些静谧。背依的太行山薄雾笼罩、巍然耸立,红旗渠水从村中缓缓地向远处流去,高地错落、风格各异的房屋门前都挂有红灯笼和五星红旗,让人一眼就能辨识出是村民打造的农家乐和民居。我们走进老党员刘明生家,听他讲述发展农家乐的创业历程。在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动员下,他把自己的家底全部拿出改造房屋,第一个建起了农家乐,2018年五一开门营业,当年就赚了5万多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其他村民纷纷跟进,村里的农家乐、民宿迅速发展到30家,2019年,村里的游客达20万人之多,乡村旅游成了这个村的致富产业。短短3年间,庙荒村不仅甩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了林州市脱贫攻坚的“明星村”。在村史馆,我们看到精准扶贫之前村容村貌的照片,贫困程度着实令我们惊叹,而对比现在的新秋好景,真可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有“天路堡垒”之誉的桃花洞村,位于太行山腹地石板岩镇的西北部,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蜿蜒于太行山巅太行天路景观的起点。这个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依托地处太行大峡谷的自资源优势,探索实行“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旅游公司与村民签订协议,利用村民的土地、房屋开发乡村旅游,壮大了集体资产,增加了村民收入。桃花洞村完成了由深度贫困村向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华丽蝶变。为了解这个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红旗渠干部学院安排我们前去实地调研。我们抵时已是正午,村党支部书记杨松林放弃午间休息,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里和我们座谈。他操着浓重的林州话,向我们介绍了他干了30多年农村干部的体会,讲述了他带领村两委发展交通强村富民、解决饮水造福群众、架设电线光缆改善条件、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的奋斗历程,讲到动情处,语调变得有力而坚定,我们也都会报以响亮的掌声。听了杨松林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述,我们这些来自省直和各省辖市不同单位的学员,对这位最基层的党组织书记十分敬佩,通过他,我们真正了解到了作为农村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和工作的不易,也看到了红旗渠精神在这一代又一代林州党员干部身上的延续,见证了今天林州人民奋力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创造的新业绩。
结束调研要返程了,我有些留恋地回望四周大山拱卫的桃花洞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镶嵌在楼体上的一枚巨大的党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大字标语显得十分清晰,定格在了我的心里。
在林州的几天里,到处都能感受到林州人民发扬着红旗渠精神、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伟大力量。雄伟的太行山是林州大地上亘古以来的天然风景,人工天河红旗渠是20世纪林州人民修建的伟大水利工程,也是雕琢在这片土地上的壮丽景观。而庙荒村、桃花洞村这些美丽村庄,则是林州人民在决战脱贫攻坚战中打造出的一处又一处新的风景。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太行山作证,英雄的林州人民必定会在这片精神高地上,成就更多更美的风景。
(作者系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李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