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推进我市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双月协商座谈会发言
时间:2021-06-11
来源:驻马店政协
分享:

近日,市政协召开推进我市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双月协商座谈会,凝聚共识,聚焦我市西部山区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银良作主旨发言

按照市政协2021年度双月协商计划安排,我们把推进我市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作为双月协商选题,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市西部山区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开展较为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的现状

我市西部山区地域范围广,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生态休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视西部山区整体发展,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加快交通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生态休闲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西部山区已拥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休闲特色小镇、3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6个市级休闲观光园区和一批美丽乡村及特色民宿品牌,并加快开发建设方特熊出没旅游度假区、竹沟古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近30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从调研的情况看,西部山区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好的态势,具备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良好基础。

二、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二)工作机制不健全。

(三)规划设计不配套。

(四)要素保障不到位。

(五)配套工程推进慢。

三、推进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坚持党政主导,强化政策引导。一是提升思想站位。要充分认识加快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抢抓政策机遇,切实把发展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当成组团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重点产业来规划,努力将西部山区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践行两山论样板区”“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议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市、县两级都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西部各县区应针对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成立专班工作指挥部,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推动工作合力。三是强化政策支持。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支持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产业的政策,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省内外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和参与西部山区开发,推动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四是建立考核机制。建议西部山区旅游开发包括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情况纳入重点项目观摩、年度目标考核,加强督导,严格考核,传导压力,推动工作。

(二)注重规划先行,搞好示范引领。一是坚持规划先行,避免盲目性开发。立足优化全域布局,打造特色优势功能片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科学编制《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区域特色,统筹编制县区、乡镇、村分级规划,避免项目开发同质化。突出个性特点,加快编制我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相关规划,为一村一景的分项设计提供参考。同时,编制规划要重视统筹协调,做到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与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旅游景点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治理等规划有效衔接。二是实施示范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依托启动金顶山4A5A景区创建等工程,推动香山天坑矿山公园、北泉寺周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实施华强方特熊出没、千年岭国家农耕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同时,精选一批特色小镇、特色民宿等开发建设项目,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引进专家团队规划设计和建设经营,打造一批高品位、可复制的精品样板,引领我市生态休闲项目高起点规划、工程高标准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的业态。休闲旅游虽然是一项朝阳产业,但市场竞争激烈,只有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供给,才能更多地吸引旅客。一是加快传统旅游项目转型升级。如推行发展旅游+文化模式,打造富有天中传奇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让广大游客在旅游中既能做到放松心情,又能接受文化熏陶;推动旅游+农家乐模式向休闲旅游+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模式转变,开发一批集游玩观赏、精品民宿、特色饮食等功能于一体的优质服务项目,为旅客提供吃、住、行、玩全方位服务;推动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农业+休闲林业拓展,发展林下经济、森林休闲等项目。二是持续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新业态,立足满足一些消费群体的高端需求,发挥西部山区生态优势,不断开发度假休闲、康复疗养、运动健身、体验教育等高端旅游产品,精心策划特色主题文化活动,推进西部山区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提档升级。   

(四)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一是打造多元投融资格局。建议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快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细化落实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整合使用涉农、涉旅、涉林、涉水、交通等项目性资金,重点支持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示范性项目开发。成立市乡村振兴投资公司,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生态休闲产业发展。鼓励乡村成立休闲旅游专业合作社,推进连片开发和规模化经营。二是破解用地保障难题。用足用活国家、省关于乡村旅游项目用地的政策,保障生态休闲产业项目用地。对重大旅游投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对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所需的山林、坡地、沟域等,采取流转、入股等方式转让经营权。出台农村废弃村落和村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实施细则,保障民宿开发用地。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培养。采取与外地旅游企业建立联盟、高薪聘请、专业招录等途径,大力引进我市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所需的规划设计、文化创意、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依托我市黄淮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生态休闲产业专业人才。   

(五)推动配套工程,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等级公路里程,加强路网规划建设,确保重点生态休闲旅游景区道路通达。开通公交直达专线,便捷游客进出。二是用好林业项目政策,集中专项资金,在规划区域开展连片育林、山体封山育林,大力提升森林覆盖率。三是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继续完善改厕、治污、垃圾处理工程。支持西部山区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抓好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提高土地保障、项目环评、手续办理等工作效率,实现项目尽早落地、尽早建设、尽早运营、尽早收益。

 

加快西部山区休闲农业发展

助力乡村加快振兴

任亚(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发展休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市西部山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休闲农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调研发现,仍存在规划不科学、发展层次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群众参与不充分等问题。

建议:

一是编制专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科学编制专项规划,明确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建设重点、建设时序等,避免盲目发展、无序发展。二是提升发展水平。大力招引休闲农业专业化运营公司,提高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及科学管理能力。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相衔接,拓展发展空间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要突出农味,精心打造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大自然产品。三是推进规范管理。要加快制定行业管理标准和服务管理办法,完善休闲农业监测统计制度,加强管理、分析、跟踪和研究。要把休闲农业从业技能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四是加大支持力度。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探索成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合力推进。要整合财政资金向休闲农业区倾斜,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完善交通、网络、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五是动员农民参与。督促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与原住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采取土地入股、房屋入股等方式参与休闲农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收入。

 

为西部山区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好蓝图

曾刚(市政协委员、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副院长):为实现西部山区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规划科学编制和项目精准布局工作。

建议:

一是推进西部山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驻马店文创园概念规划和西部山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并在此基础上适时推进西部山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上位规划的各项指标、细化上位规划的空间布局。二是重视实用性休闲产业规划的编制,系统谋划休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规模应适度,特色要鲜明。三是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衔接。将乡村休闲产业作为西部山区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开发主题特色休闲产品,进而发展成稳定的休闲产品品牌;将休闲产业发展作为西部山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带动餐饮、民宿和农产品特色加工等的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明复兴。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增加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实现乡村生活富裕;在规划建设时应利用好乡村产业发展土地政策支持。四是统筹谋划精准布局产业项目用地。采用点线结合方式,进行项目用地安排,契合休闲产业项目点多面散的特点;对接国土空间规划,提前预留用地范围,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预判项目实际需要,核算适宜用地规模,不盲目的增加面积,以降低土地使用成本,缩短投资回报期;腾笼换鸟盘活资源,优先使用闲置用地,优化使用未充分利用地。

 

发挥西部山区生态文化优势

推进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新民(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我市西部山区生态资源丰富,一些古村落保存较完整,乡村特色气息浓厚。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拥有独特红色文化资源,其潜在价值日益凸显。

建议:

一是坚持保护性开发,绿色发展。持续加大西部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废弃矿山修复,禁止污染性产业发展,严禁破坏性开发。二是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坚持财政资金向西部山区倾斜,改善公共设施发展滞后问题;设立奖励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三是完善产业规划体系,形成政策合力。做好与乡村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有效衔接,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完善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四是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提升红色文化产业水平。建议成立市级专门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深度挖掘我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游基地。深化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五是发掘农耕文化,提升农旅融合水平。发掘农耕文化,实现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六是深化校地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强化黄淮学院等在西部山区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快鲁湾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建设,为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助力生态休闲林业产业发展

关秋芝(市政协委员、市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心主任):我市西部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和林地资源,挖掘其自然禀赋,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潜力巨大。

建议:

一是提升森林、湿地景观档次,带动森林旅游发展。改造、提升森林公园林相结构,合理搭配落叶、常绿和彩叶树种比例,营造四季不同的景色。加大科普宣传,设置宣传牌、解说指引系统。加大湿地公园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森林公园丰富的森林景观,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二是多措并举,推动生态林业产业发展。以林促旅,发展森林旅游。构建以森林公园为主体,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相结合的森林旅游体系。高标准打造一批板栗、核桃、梨、桃等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建设。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节活动,增加体验方式,提高民众参与度;三是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利用各类适宜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放活林地流转政策。允许通过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利用林下空地,发展林果、林药、林菌等多种森林复合经营。促进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业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

 

强化要素保障

助推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

周淑梅(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长、正高级工程师):通过调研发现,我市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如缺乏资金支持、缺乏规划引领、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持、缺乏标杆引领示范企业等问题。

建议:

一是尽快编制我市西部山区休闲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西部山区人文景观及休闲产业现状,编制全市西部山区休闲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休闲产业,规划引领,保障我市休闲产业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农产融合,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二是统筹整合资金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结合全市休闲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资源,统筹考虑项目建设,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助推西部山区休闲产业发展。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提高技术支持力度。结合我市人才引进政策,多措并举,拓宽人才引进和培养渠道,做好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发挥人才和技术支持作用,促进休闲产业做强做大。四是培育标杆示范企业,引领休闲产业发展。结合现有特色休闲企业发展现状,重点支持建设具有标杆引领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打造品牌示范企业,引领我市休闲产业发展。

 

加快中心城区周边废弃矿山生态治理

为绿色发展打好基础

李慧杰(市政协委员、市国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由于过去不合理的矿业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市西部山区植被破坏、区域景观差、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问题。

建议:

一是加快编制全市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规划与全域发展规划相结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生态修复和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大力开展西部山区植被恢复和种植工作,确保四季常青,使矿山变成景点,真正擦亮绿色底色。二是坚持生态保护,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通过生态恢复治理、水系联通、景观营造等多种技术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优化人居环境;将矿山遗迹与地质景观、地质旅游融为一体,将矿区打造成生态多样、环境优美、集现代农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有特色的田园综合体。三是实行资金多元化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建设矿山公园。由市自然资源、林业、旅游等部门结合十四五规划,结合矿业遗迹资源特点和实际发展状况,把秀山和香山天坑申报矿山公园,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作用,共同推进矿山公园建设。四是变采矿废弃地为可利用土地,增加土地指标。通过废弃矿区综合整治,把已被破坏和损毁的无法利用的工矿废弃地,根据土地指标需要,作为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等用地类型,将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

 

关于西部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李俊山(市政协委员、驿城区禾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休闲农业紧密连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我市正在步入大众休闲旅游时代,西部山区休闲农业因地域优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建议:

一是关于休闲农业资金短缺问题。应抢抓乡村振兴机遇,通过争取各级文旅专项资金,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设立文旅专项基金、发行文旅社会债券,投资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助推生态休闲产业快速提质升级。二是关于休闲农业用地问题。要认真学习其他省、市宅基地改革的成功经验,把闲置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整合利用,用于发展民宿、餐饮等生态休闲文旅产业。三是关于休闲农业规划建设问题。要多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邀请知名文旅方面的设计师或设计院,根据我市特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全市一盘棋,打造各县区、旅游景点亮点特色。四是关于发挥西部山区资源优势问题。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挖历史名人、文物古迹等优质文旅资源,利用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优质文旅资源做好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和我市的旅游宣传。

 

构建乡村休闲产业链

打造田园旅游精品镇

段德政(驿城区蚁蜂镇党委书记):当前我市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存在尚存在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规划相对滞后、产业形式相对单一、特色不够鲜明等突出问题。

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尽快制定支持我市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发展的点状供地离地高架等政策或实施办法,解决用地难题。建立对农民参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税收、信贷方面的支持政策,给予一定扶持和鼓励。二是营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关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宣传培训,重视对广大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培养,转变其思想观念,培养新农人,引导新农人抓住市迎合市场需求场,形成协调和谐的发展环境。三是科学规划设计,走个性化发展道路。详细调查和分析本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条件,制定发展定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结构规划。四是加快鲁湾文旅项目推进。建立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推进的发展机制,避免出现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生态破坏、竞争无序的问题。暂停鲁湾小镇内各项工程的建设,除乡村振兴学院的规划采用黄淮学院规划,其他交由中旅集团进行全面统筹。

 

魅力休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李春兴(驿城区蚁蜂镇鲁湾村党支部书记):依托国家4A级金顶山风景区和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鲁湾小镇,鲁湾村休闲产业发展迅速,来鲁湾村观光旅游、农事体验、品尝美食、体验民宿的游客络绎不绝。

建议:

一是加强与乡村振兴建设的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充分实现城市、乡村、生态、旅游、休闲相融合,让休闲产业在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二是激发休闲产业创造创新创业活力。以促进农民就地创就业和增收为目标,融合产业要求,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在土地流转、资金使用、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发展休闲产业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三是规范提升休闲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盘活传统资源,将特色资源与创意开发相结合,打造色彩鲜明的休闲市场,形成驻马店市西部山区休闲产业带,促进休闲产业的整体发展。四是推进休闲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以突出自然生态为重点,加强休闲产业与农业特色化、旅游规模化的结合,形成一批休闲产业精品项目,打造品牌,推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业态的融合发展。五是多方筹集休闲产业发展资金。加快发展休闲产业,让休闲产业真正成为驻马店市富民强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左景玉(市政协委员、确山县政协经科委主任):我市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而且点多面广,其中许多特色资源鲜明,具有至高性和唯一性,如位于西部山区的中原抗战的战略支撑点,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但由于众多原因,多数红色资源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总体上处于失修或低水平开发阶段。

建议:

一是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我市品牌的红色旅游业态。二是强化保护,及时抢修。对全市濒临消失的红色文化遗址进行修复,对已经消失的红色文化遗迹进行复建,打造一支专业的红色遗址修复人员+红色资源管理人员+红色文化讲解人员队伍。三是加大投入,完善配套。加大市级财政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宽资金来源,加快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四是科学立法,拓宽平台。制定地方法规,加强对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等红色文物本体保护;深入挖掘全市红色资源尤其是竹沟精神的文化内涵,通过创作红色文化演艺节目,打造建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不断推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五是精心策划,强化宣传。以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心,统筹整合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精品红色路线。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持续增强红色资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竹沟镇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建议

韩成良(确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竹沟镇党委书记):竹沟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厚重的红色资源优势,近几年在全域旅游休闲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上有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建议:

一是高起点规划,打造全域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目前,鲍棚-陈楼-后李河休闲观光旅游环线、黄石头庄特色民宿旅游环线等四大旅游环线已雏形初现,要结合资源优势,对旅游环线产业布局、形象展示进行高起点规划,避免走弯路、开倒车。二是高标准建设,提升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品味。2019年镇政府争取传统村落保护资金2000多万元,对黄石头庄进行高标准打造,使村庄传统建筑的肌理、原真浓郁的民俗、原始生态的环境得以完好保存。2021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3万多人,留住了游客,也带动了我镇其他几个山区村生态休闲产业发展。三是高精度融合,扩大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的影响力。把竹沟干部学院建成河南一流的学习圣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把提琴文化产业园建成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提琴文化高地。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产业优势,把现代农业建成旅游景点,连点成线,真正实现产、文、旅高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加大对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政策、资金的支持。

 

打造精品民宿

助力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提质升级

程昆(河南纳雅国际酒店董事长):我市西部山区区域交通便捷、生态资源丰厚,自然景观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驻马店后花园,在这里发展乡村民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建议:

一是规划引领,以点带面。尽快制定我市民宿发展规划,把民宿发展有一定基础的村庄作为乡村民宿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通过以点带面,打造全市乡村民宿产业集群。二是加强管理,健康发展。政府要把好市场准入和依法监管关,减少多头管理,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同时制定监管责任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农民房屋租赁方式,推广以租金+分红的收益递增模式,鼓励村民参与民宿运营。引导成立乡村民宿行业协会,由协会牵头制定乡村民宿的服务标准、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形成行业的自觉自律管理。三是有效扶持,积极引导。制定有利于乡村民宿发展的扶持与奖励政策,对乡村民宿发展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的民宿实行奖补,鼓励乡村民宿业主培训和招用村民务工。四是精心打造,凸显特色。打造我市本土的民宿品牌,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甲级民宿,作为我市乡村民宿的标杆,带动全市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对于有知识产权的民宿通过政府平台推介宣传。

 

(整理: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X